当前位置 > 主页 > 湘军人物 > 名人作品 > 正文

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承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5来源:湖南名人网作者:杨敬东点击量:【打印此文】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健全创新型人才社会承认的机制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全文共三部分。 
 
  一、创新型人才特别需要健全的社会承认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问题是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其关键在于人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成长发展需要社会承认机制来实现。 
 
  创新型人才是一种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才能并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它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显著特点。成果的创新性,是创新型人才的一大特点。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果,有的是划时代的成果,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的是开创新的学术领域或新兴学科的成果,比如,孟德尔的遗传学;有的是影响世界的发明,如王选的“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激光照排等。创新型人才是站在世界前沿、学术前沿的人才,具有远见卓识和洞察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又一特点。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如,世界知名的育种学家袁隆平就是凭着他的远见卓识和科学洞察力,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水稻杂交有杂交优势,育成影响世界的杂交水稻和超级稻。创新的成果往往是打破传统观念,挑战已有权威的理论,往往难于被社会承认。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俯拾皆是。因此,社会承认的艰难性是创新型人才的又一大特点。因此,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呼唤健全的社会承认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价值是由社会来认定的。社会承认是创新型人才价值的临界点。社会承认了,创新型人才就有了价值;不为社会承认,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就无法显示出来。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就是显人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才;社会不承认的就是潜人才,创新型人才亦然。 
 
  创新型人才在社会承认、显现价值的过程比起其他类别人才更为曲折、复杂和艰难。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需创新型人才,特别需要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因此,创新型人才特别需要健全的社会承认机制。健全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承认机制问题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承认上存在的问题。 
 
  社会承认是创新型潜人才转化为创新型显人才的转折点,这种转折是决定创新型潜人才的命运的革命性的变革。当前,在创新型潜人才的社会承认上,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这些问题正阻碍创新型潜人才的社会承认,阻碍创新型潜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 
 
  (一)人们重视了社会承认对创新型潜人才的正面影响——优势累积效应,而忽视了社会承认对创新型潜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负面影响。 
 
  社会承认给创新型人才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伴生了负面效应,突出表现为社会对其赖以取得成功的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产生的效应。社会承认,特别是获得院士称号及各种重要的奖励或荣誉对创新型人才的聚焦式的社会承认,使他们成为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与此同时,获奖之后,获奖者处处处于祝贺的包围之中。比如,召开各种的祝贺会、座谈会,进行表彰,轮番祝贺,轮番采访,弄得获奖者疲于奔命,社会无限扩大了他们的职责范围,给了他们很重的不应由其承担的义务。诸如做各种顾问、做与专业毫不相干的评委、首席专家、理事长和会长等,出席各种剪彩活动,到各种会上坐主席台等等。更有甚者,还有利用他们作商业广告,推销其产品。这种对社会承认后创新型人才的种种社会干扰,成为这些人才的极大苦恼。其结果,分散了他们的精力,浪费了他们最珍惜的宝贵时间,使得他们难以静心进行新的研究和创造,有的难以再有新的顶尖成果,有的甚至弄得才华枯竭,向着平庸滑去。 
 
  (二)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科学的考核方法。 
 
  社会承认的一个重要过程是通过考核来评价、来承认创新型潜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 
 
  目前考核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顾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不顾创新型人才所创建和从事的学科的个性特点而去套放之四海、覆盖所有学科的通用的考核标准、评价指标。比如,对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时仍把在SCI、EI发表的论文作为很重要的评价和考核指标,而不管其在实践中应用和产生的效益。有的地方,评价医生中的创新型人才,不看临床的成果,只看著作和论文;有的评价教师中的创新型人才,也是只看著作和论文,而不去评价其教学实践和效果。不是在某大学出现过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却因没有著作而不能晋升的怪现象吗?更有甚者,将学历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将论文代替一切。有的单位以是否发表论文,发表了多少,作为能否拿手术刀做手术的标准。随着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这种陈腐的观念虽然越来越没有市场,但在眼下却没有绝迹,也还在埋没着创新型的人才,特别是埋没创新型的潜人才。 
  在考核频率上,各种各样的考核、评估,频繁的考核、评估使创新型人才不堪重负,越是成果大、学术影响大的,接受评估、真报各种表格的任务越重。频繁的评估,造成人们的急功近利,形成不利于大师诞生的学术氛围。在今年全“两会”上,有的政协委员就对高校没完没了填表有切肤之痛,指出:“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基地建设、学位点、项目、专利、奖项等每项事情都要没完没了地填写表格”。 ① 
 
  在考核方法,滥用SCL评价标准。正如李国杰院士所指出的:“SCL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尺度”。他还指出:多数重点大学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SCL或者EI(工程索引)论文才能毕业。某著名大学2001年开始实施的一份文件规定,对申请教授(研究员)职务者,有论文数量的要求,其中至少必须有一篇为SCI收录。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SCI评价标准,曾对改变我国‘文革’以来坐进观天的研究风气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后来引发了各高校的排序竞争。某著名大学曾提出“千篇工程”。科学界不少人士担忧,一些学者为了追求被SCI收录,采取一些“伎俩”,比如将一篇论文拆分成几篇发表,或者将同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同时向几家期刊投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金碧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被异化了的SCI已经与它最初被应用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科研人员正在沦为论文机器,他们已经搞不清楚做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追求真理,还是为了发文章。” ② 
 
  (三)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往往难以及时得到社会承认。 
 
  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是初见成果,尚未取得最终成果,而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是最需要得到支持、帮助的一类潜人才,社会承认应把重点放到对他们的支持、帮助上。从道义上、精神上、技术上和经费上给予“雪中送炭”式的支持和帮助,往往能促成最终成果的诞生。 
 
  一般说来,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成果具有不成熟性,不成熟更容易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和权威压制下折损或夭折。这样,他们的成果被社会承认从而变成最终成果,更具有艰难性。而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中,大多数是青年潜人才,即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社会心理是重权威而轻小人物的。这就使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被社会承认是难上加难。 
  目前,在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社会承认上存在的问题不少。 
 
  1、因无名气而不受重视。对于未取得过成果,第一次进行创新而只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创新型潜人才,因其没有名气,而不受重视。有的成果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半途而废。 
 
  2、因没有这类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体系,而影响社会承认。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是评价成熟的成果而制定的。其中,有考核发明创造产生的经济效益即是一例。因此,错用成熟成果的评价体系,就无法对尚未成熟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3、不能容忍失败。未果型的创新型人才在创造的实践中,充满曲折,有的经过失败,甚至是多次的失败才能成功。社会心理是“以成败论英雄”,只承认成功对科技的贡献,而不承认失败是另一种形式的贡献。不允许失败,不容忍失败,最终导致未果型的潜人才不被社会承认。 
 
  (四)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所谓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是指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取得成果,尚未得到或初步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 
 
  目前在这类人才的社会承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关注不够。对于有发明创造的芽苗型的创新型人才,因其年龄小,往往不受重视,有的可以获得专利的,无人去申请;有的可以投入生产的,无人去过问。在各种创新比赛的活动中,往往重视现场表演、成果的展示和评奖,而不重视发明创造成果的深度开发。 
 
  2、对于有特殊潜质者,如会背诵圆周率多少位的儿童、少年,社会承认有过热倾向。这就是“神童热”。在“神童”的家长期望心理内驱力的促使下,形成一种社会的“神童崇拜心理”。在“神童崇拜心理”的影响下,对芽苗型潜人才的成果夸大、渲染,甚至讲得神乎其神。比如对小津津的报道就是这样。从严格的定义出发,小津津还不算一个芽苗型潜人才。因为他没有创造性的成果。5岁的小津津作为大学少年班的预备“学员”被安排到武汉大学附小5年级插班学习,报刊上就宣传他是“5岁的大学生”,以至武汉大学的同志呼吁新闻界对津津的报道要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芽苗型潜人才过热性社会承认造成了不良后果:有的芽苗型潜人才因此而夭折,有的因为过分的心理压力而精神失常。 
 
  3、小学、中学和大学对芽苗型的创新型人才在社会承认后的培养缺乏延续性。在升学和“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重“应试”而不重视创新。这类人才的发明创造获奖的后续培养,往往中断。目前,没有在全国形成一种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在不同学习阶段追踪培养的机制。往往是评奖过后,万事大吉。“小发明家”升学了,创造发明便中断了。 
 
  4、对大中学生中芽苗型潜人才的发现与扶植缺乏政策法规的规范。表彰鼓励是由学校和群众团体制定办法,而缺乏地方性、乃至全国的统一规范的政策法规。至今也没有全国性的鼓励学生创造发明的法规条例。 
 
  三、健全创新性潜人才的社会承认机制的对策。 
 
  社会承认是创新型潜人才转化为创新型显人才的转折点。健全创新性潜人才的社会承认机制是让创造型潜人才脱颖而出的必由之路。 
 
  (一)    尽量减少社会承认的负作用。 
 
  社会崇拜权威的心理,让创新性人才早已对此进行了呼吁。潜人才耗费大量本来可以用来从事创造活动家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现在是到了该重视社会承认负作用的时候。一些科技界的有识之士,如王选院士就呼吁:“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他的科学生命也将结束了”秦伯益院士呼吁“院士不做花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士对于新当选的院士采取一些措施,成为对减少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社会承认负作用的良好开端。2005年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分别给新当选的院士本人及其所在部门和单位发出公开信和建议。在给《向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提出的建议》中指出:“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特别是商业性广告和造势,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应酬上。”院士是在其专业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专家,但不是‘万事通’,应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建议不要安排他们参加那些本学科领域以外的各类评审、鉴定、咨询和评奖等活动,不宜使他们在一些应酬性活动中分散宝贵的精力。对院士的成就和贡献宣传要恰当,避免“炒作”。“院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一种职称和职务,不宜处处以“院士”称呼。不举办当选庆祝活动,也不宜把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加在院士身上。不宜过早地给年轻院士压上行政职务,以使他们集中精力在专业领域取得新进展”。③ 
 
  中国工程院采取的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强的约束作用和很好的社会效果。不少地方和单位原先准备好新院士当选的庆祝活动取消了,原先准备请院士参与的不少应酬取消了,轮番的采访取消了。院士当选这种聚焦式的社会承认的负作用正在减少,受到了院士本人和社会的好评。 
 
  作为获得社会承认的创新型人才,要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看待社会承认带来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淡泊名利,珍重名誉。秦伯益院士在《院士不是花瓶》一文中讲到:“从去年起,我做的事,不做自己不会做的事,不做不必自己做的事。一句话,不用做花瓶。” ④ 
 
  作为从事人才工作、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尽量减少社会承认给创新型人才带来的冲击,引导社会有节制地给获得社会承认的创新型人才的荣誉、利益和义务,引导社会多为他们的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现在,对创新型人才服务讲得多,一讲服务就想到春节慰问。春节慰问是必要的,但是,“轮番轰炸”式的慰问,只能让创新型人才不胜其烦。要有各省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出决定,杜绝给创新型人才带来烦恼的“服务”,减少给他们添麻烦的“服务”,避免媒体“炒作”,而多做为他们的创新活动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式的服务。
 
  (二)建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考核体系。 
 
  要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要造就创新型人才中的领军人物,造就高素质、高水平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创新社会承认机制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已迫在眉睫。要创新社会承认机制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就必须跳出对一般人才评价、考核的思维模式,掌握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着眼于创新性、创新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评价考核创新成果。 
 
  创新型人才的评价,除坚持一般人才评价中的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还要对科学性评价原则,赋予新的内涵。如,正确评价创新型人才在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失败,明确失败是正贡献还是零贡献、负贡献?当科学研究失败时,就证明这一途径走不通,其他创新型人才就不必重复,而应另辟蹊径。同时,在失败中,也会孕育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这当然是一种正贡献,有的还是一种难得的贡献。 
 
  要建立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是随机的、零散的、非规范的,要尽快建立创新型人才及其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由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信息体系、评价者体系、评价方法体系和评价监督体系组成。这五个子体系,都要有鲜明的符合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潜人才评价特点,这就要进行创新。我国一些取得世界瞩目成果的创新型人才团队的成长已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人才研究部门和人才管理部门尽快总结这些成功范例,借鉴国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从而制定出符合科学人才观的要求、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来。 
  对于考核标准,特别是SCI的评价标准,要大胆改革。国际上赫希几指数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可资借鉴。赫希将这种方法称为h指数(h— 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ciations)。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确良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⑤ 
  对于考核周期,要避免频繁评估、考核,要探索适合创新型特点的考核周期。对于基础性理论研究,考核更加周期长一些。 
 
  要改进考核方法,采取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减少繁琐的表格填写等。总之,既要促进科研,又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三)启动未果型潜人才的评价与支持机制。 
 
  社会对于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评价和承认,往往是滞后的。有时,还是无动于衷的。其根源就在于不能认识和掌握、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成果的不成熟和不完全性。而这类人才最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解决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社会及时承认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看待其成果的不成熟性、不完全性,这种不完全性,可以加以改进,变得完全;不成熟的也可以成熟起来。理论正确、方案可行的,尽管有不完善之处,也可以完善起来。正确看待试验、试制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要以博大的胸怀容忍失败。社会及时肯定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还要建立评价这类潜人才及其成果的科学评价体系与机制。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成果的不成熟和不完善的特点,是现有成果评价体系所未考虑的。因此,及时发现未果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对于创造的思路正确、技术路线正确,即使一时失败,也不能一味责难,不能一棍子打死。 
 
  社会承认应把重点放到对他们的支持、帮助上。从道义上、精神上、技术上和经费上给予“雪中送炭”式的支持和帮助,启动社会承认后的政策、经费的斜倾机制,予以支持。同时,要组织专家和技能性人才从技术上、工艺上对发明成果进行帮助,使其成果由不成熟变为成熟,由不完全变为完全。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对于在非公有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的支持要有政策支撑。对于涉及到试验(包括初试、中试)经费的要予以资助。 
 
  (四)加大对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关注度。 
 
  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希望,是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的后备军,要高度关注他们。不仅仅是学校、家长和共青团及其他群团关注,更要引起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关注。
 
  要通过各种方式,发现和承认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家长发现是一个渠道。学校老师和校长的发现是依*个体“伯乐”发现的主要渠道。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冲动和创新成果。对于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社会承认,除依*个体“伯乐”发现并承认外,主要依*各种比赛、竞赛等竞争式的社会承认,将他们推向社会。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等。要大批培养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需要制定和实施特色人才培养的人才战略。如中国科大制定“大学生研究计划”,就是特色人才战略的实施方案,依据这一计划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科技创新基金、设置创新学分,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开设创意设计比赛。“大学生研究计划”,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要关注并解决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问题,不要让他们因升学、转学而中断创新活动。特别是中学生中的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如何与大学教育衔接,成为当前培养有特长的芽苗型潜人才的突出问题。 
  要制定跟踪关注的制度,健全跟踪关注的机制。对于在中学阶段创新成果的“小发明家”等,要破格升入重点大学。对其中的佼佼者,要享受特殊的扶植政策,如提供“小发明基金”,配备专门的导师辅导,开放相关实验室等。对大学生发明成果,可进入国家科技奖励系列。对于社会承认后的芽苗型潜人才,重点要放在培养上,而不是放在使用上。要采用特殊教育的方式,着力培养,依其特长施教,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拔尖的专门人才。 
 
  要对全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创新型的芽苗型潜人才进行普查,建立“人才库”,进行年度人才统计。 
 
  要建立健全鼓励、扶植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的制度、法规和法律,并通过全国人大和省市区人大进行立法。 
 
  对于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还要注意适度承认问题。一般来说,芽苗型的创新型潜人才尚未完成人格的社会化过程,对于他们应把握适度承认的原则,不应“追捧”和“过热承认”,媒体更不应该“炒作”,社会更不要制造“神童”。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正大声疾呼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潜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承认机制的创新、健全和完善,多少事,从来急,社会承认这一关乎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潜人才的悠悠大事不可等闲视之啊。 
 
  注: 
  ①网上资料 
  ②学术评价能否彻底告别SCI?网上资料。 
  ③《给新当选院士的一封信》、《向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提出的建议》,见《科技日报》2005、12、14 
  ④秦伯益:院士不是花瓶 
  见《十载征程百年伟业——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诗文书画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⑤方舟子:学术评价有新招  网上资料 
 
  参阅文献: 
  1、科学界的精英——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美]哈里特?朱克曼著  商务印书馆       1979年9月第1版 
  2、元科学导论 
  [美]哈里特?齐曼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5月第1版 
  3、人事与人才论衡   王通讯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4、秦伯益:院士不是花瓶 
  见《十载征程百年伟业——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诗文书画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5、潜人才学  杨敬东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6、“孵”出奇思妙想——中国科大“大学生研究计划”小记(记者  何聪)《人民日报》2005年7月7日 
  7、“扑翼机”是怎样起飞的(于媚)《科技日报》2005年3月17日 
 
  (该文收入《中国人才前沿》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版 主编:潘晨光)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申明 | 广告刊登 | 收录标准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2008-2025 ahnm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5415号

网络实名:湖南名人网 永久域名:www.ahnmrw.com 广告联系QQ:2967694059

湖南名人网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展现湖南名人风采,揭示名人成长规律,激励世人奋斗成才”为宗旨。

湖南名人网对名人进行造势与宣传,扩大湖南名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