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湘军人物 > 名人风采 > 正文

田云跃的传奇石桥人生(2)

发布时间:2016-01-26来源: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作者:学通社记者 林展翅点击量:【打印此文】

田云跃的传奇石桥人生_湖南名人网
图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拱双肋石拱桥———凤凰乌巢河大桥 成丽摄

  凤凰乌巢河大桥·天下第一大石桥田老成功修建的第一座石拱桥,就在家乡凤凰。当时,第一次加固后的虹桥由于种种原因,破损严重,田老作为凤凰交通局的技术员,负责虹桥第二次加固工作,他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净宽3米的石拱加固虹桥。也就是这两个石拱,让虹桥几十年来风韵不减。

  打修第一座桥起,田老就始终坚持着“做每件事都要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也让他修了108座桥,还从来没有垮过的。在田老设计的石桥中,最有纪念价值的当属凤凰乌巢河大桥,这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拱双肋石拱桥。

  乌巢河大桥是一座主跨120米、高42米的全空式石肋拱桥,该桥的建成使县城到腊尔山的距离缩短了36公里。苗族同胞深深感谢他说:“田老总,我们现在不光有了车子坐,田地也保住了。我们烧高香感谢您”;新中国第一任交通部部长王首道还欣然为之题词:“天下第一大石桥”;2006年,湖南省桥梁工程质量检测结果显示,乌巢河大桥是湖南目前质量最好的石桥。

  我们从凤凰出发,驱车绕过崇山峻岭,沿着九曲回肠的盘山公路,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能看到乌巢河大桥。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它们,都是田老的杰作。

  乌巢河大桥非常壮观,我们换了很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这 “世界之最”,青石铺成的长桥,就像一条巨大的卧龙,横亘在悬崖深谷之间。行走在桥上,徐徐的清风扑面而来,想想腊尔山区苗寨的老百姓们,通过这样一座石拱,从落后、蛮荒走进发达的现代文明视野,你一定会满心欢喜!

  登攀足迹·路桥人生2000年,田老23万字的自传 《登攀的足迹》出版,该书是他一生风雨历程的最好写照。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农民可以破格成为高级工程师,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成为桥梁专家,一个复员军人可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个技术员可以荣膺湖南首届最高科技综合奖,惊人的蜕变,是让人瞩目的过程。

  田老说,把自传取名“登攀的足迹”,是因为他认为,人生好比登山,“攀登”的落脚点是“登”,有一种到达目的地的寓意,而“登攀”的落脚点则是“攀”,寓意人生不断进取、不断向前、不断超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田老把一生献给了修路和建桥。“我答应过父老乡亲,我要为故乡修千里路,架百座桥,我做到了,兑现了我的承诺。”1955年复员以来,田老就开始从事公路交通建设,共设计、施工公路510公里,各类桥梁108座,建成的26座大桥为国家节省投资800余万元。

  田老是一个不落俗套的人,他常说,“遵守规范、不落俗套、学习别人、不生搬硬套,走自己的架桥之路”,这让他在建造石桥方面独树一帜。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了 “空腹式石肋拱桥”、“空腹式石肋双曲拱桥”、“钢筋混凝土翼型桥”、“全空式石肋拱桥”等5种新桥型。

  田老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不仅创造了“天下第一大石桥”的奇迹,还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同时荣获“湖南省最高综合科技奖———首届科技兴湘奖”的殊荣,国务院还批准他为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专家,破格提升他为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先后获得州、省重大科技奖4项,工程优秀奖6项,记大功和模范科技工作者12次,他还写就了40多篇、3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了16篇,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论文20篇,著有 《轻型石拱桥》、《凤凰桥话》、《中华石桥》、《路桥人生系列》、《落虹诗集》等作品。他的事迹还被收入了《中国改革丛书》、《湖南公路之星》、《中华人物辞海》、《鲜红的党旗》等书刊中。

  凤凰桥魂·百姓口碑田老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友们眼里,他是一个铁血军人。田老爱桥,爱一起修桥的“战友”;会修桥,会和“战友”们一起修桥,在百姓们眼中,他是桥魂。很多人说,他不仅是成功的桥梁专家,还是木匠、石匠、锯工、泥工。

  我们和田老的儿子田小兵有过一些交流,和他聊起父亲,他笑着说,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修桥,他参与了很多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目前,共为家乡人民修桥500多座。“父亲教会了我修桥,更教会了我做人,父亲是我最好的教材,为人为父为师,他是我一生的财富”。说起父亲,他满脸的骄傲和崇敬。

  田老曾认识了一个叫福加道幸的日本朋友,他也是一个石桥爱好者。十几年来,他们一直有着书信联系,福加道幸对田老的评价是“凤凰人都很坚决”,而这个“坚决”,是“执着、坚定”的意思。

  在凤凰城,我们遇见了一个和田老年龄相仿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在沱江,你可以找到22座桥,其中的21座桥都是田老总一手修建的,甚至那座本不是他修建的虹桥他都参与了好几次的加固翻修,渡过沱江,你就会想到,自己是踩着田老总修的桥过河的!”

  老骥伏枥·不老青春走进田老的书房,一眼就可以看到国画大师黄永玉为他画的素描———老桥工。简单的线条,让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跃然纸上:浓密的眉毛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遥望着远方;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风雨沧桑,安详的神态、自然的微笑,流露出山的骨气、水的灵性;略胖的身形、便便的大腹,不仅透着泥土的气息,还不乏一点弥勒的气质和一丝大家的气魄。

  人到七十古来稀,田老今年已有80岁的高龄。乡人们都喜欢称呼他“田老总”,他喜欢自称“土包子”,年迈的“土包子”就好像修建虹桥用的红山岩。几百年过去了,那些石头外表看似风化剥落,但其内部石质的“元气”却毫发未损。人生风雨衰老了田老的容颜,但却永远改变不了他不老的心。

  品起人生,田老认为,“看待一切事情都要平心静气,对待所有的人都心平气和……人一辈子,要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办好每件事”。这些人生信条,让田老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田老的身子骨也非常硬朗,他所有牙齿都保养得非常好,没有一颗脱落或者松动。田老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起来会叩齿100下,6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

  田老记忆力很好,对于儿时学习的四书五经的大部分内容,他甚至都可以随口而出。田老说,“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里,除了写点小诗,田老还会把满书架的书刊一遍又一遍地翻阅。

  田老书房的窗户正对着沱江,窗外蜿蜒的沱江和古老的吊脚楼,日复一日地在白天和黑夜的变换中更替着颜色,一切在变,不变的是书屋里那不老的青春。

  石拱文化·石桥盛衰湘西多山,水系发达,凤凰城沿江而建,田老带领他的徒子徒孙们在这片土地上,用石头和双手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修起了一座座桥梁。这些石拱,是老百姓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也为边城构建了一份厚重的文化。

  时间在石间流过,对于田老而言,几十年的人生就在与石桥“打交道”中度过。现在,年迈的田老已不再修桥了。

  田老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满满的堆积着田老这辈子所有发表的学术论文、修桥的资料。在他眼里,每一个盒子,就是一座桥。“我会经常翻看这些资料,他们凝聚着我的心血,是我永远的记忆。”

  我们以为这些资料可以整理成册结集出版,为后人所用,然而田老的徒弟杨再云轻轻的一句话,让记者心中不免陡然泛起一阵遗憾:“师傅清贫了一辈子,没有那么多出版费!”

  田老一直都是壮心不已的。他说:“石拱桥蕴含着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每一座桥都有着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一种思想,这是他们永生的保障,石拱桥一定可以传承下去的,会生生不息的。就像我的技术,我的徒弟们领会了,就永远不会失传。”

  田老有20余名徒弟,这些徒弟继承了他的“手艺”,但是否所有的徒弟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田老最满意的徒弟,一个是杨再云先生,一个是自己的儿子田小兵,虽然他们现在都在凤凰县交通局就职,但他们现在基本不修石拱桥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沧海变桑田已不需要千万年。钢筋混凝土在渐渐取代着石料和泥土,高大壮观的钢铁大桥渐渐在取代原生态的石拱。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许有一天,石拱桥也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文物。虽有些遗憾,但同时也是欣喜的,因为新事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取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矛盾,每个时代都应该有着其自身的烙印和象征。

  祝福深深·寄语吉大听田老的故事,不经意已是一整天。怕打扰得太久,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对田老的专访。临别时,请田老给吉大的学生们说两句祝福。他微笑着说,“吉首大学是我们家乡的最高学府,希望学校的孩子们能始终坚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做好人、读好书、办实事,成为国家的栋梁!”他还脱口背诵起一首自己写的诗,《登南华山》:“重上南华万木春,苍山叠翠映浮云。西霞晚景风光好,不已壮心看后生。”

  夕阳西下,在天边渐渐化作漫天的晚霞,温暖的斜晖,安静地铺满沱江,在古城的青石古道上静静流淌。告别凤凰,远处如火的夕阳勾勒出田老沧桑的背影,我们很想知道此刻他在思考着什么。是在回味着他的路桥风雨人生,还是在思考着中国石桥文化的走向?我们不得而知,还是把思考留给无限的时间。(策划指导:吴恒忠、申绪湘、胡春荣、李端生)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申明 | 广告刊登 | 收录标准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2008-2025 ahnm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5415号

网络实名:湖南名人网 永久域名:www.ahnmrw.com 广告联系QQ:2967694059

湖南名人网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展现湖南名人风采,揭示名人成长规律,激励世人奋斗成才”为宗旨。

湖南名人网对名人进行造势与宣传,扩大湖南名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