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酸”——曾国藩借钱过年

www.ahnmrw.com 华声在线 07-11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2月21日,已任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大约相当于国家部委的副处级)的曾国藩在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一位翰林院的七品官,靠租房子栖身不说,还要靠借钱才能过年。有人说这是曾国藩向父母哭穷,我倒觉得,哭穷或许不假,但与其说是向父母哭穷,倒不如说是向朝廷哭穷、叹苦经更为恰当些。
  从史书记载可知,清政府沿袭了明王朝的低薪制,给官员的薪俸定的非常低。像曾国藩这样的七品官,年俸是90两白银,还有45斛(相当石)大米,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满打满算,其年收入也不过2万多元钱。
  可作为一个京官,有些开销是万万不可省的。首先房租是一个大头。朝廷命官当然要租一套像点样子的房子,总不能和剃头的、卖菜的、开杂货铺的挤在一个大杂院里,那不仅自己没面子,更有失朝廷体统。道光二十年8月,曾国藩租了一个小四合院,一年的租金是160两白银。显然,仅此一项,就要花去曾国藩一年的薪俸还不够呢!
  其次,既然在官场上混,免不了要交往,要应酬,要编织自己的人际网络。人家请客你不去,是不给面子;吃了别人的请,你不回请,是不懂规矩。长此以往,你还怎么在官场上混?何况曾国藩原本就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所以在人际交往、请客吃饭、随份子方面花的钱是非常多的。据不完全统计,仅道光二十一年这一年他请客吃饭加随礼就是110两白银,几乎和他这一年的薪俸收入差不多了。
  第三,一项大的花销是购置官服和给付车马费等。据记载,当时大臣的车马费,一顶轿子、一辆马车,还有仆人,一年要800两白银,这是曾国藩年收入的六倍多。曾国藩刚到京都当官,当然买不起轿子,但重要场合也不能走着去。有学者查阅《湘乡曾氏文献》中道光二十一年的账本,曾国藩雇了七八十次车,加上购买春夏秋冬四季官服,他花销458两白银。他的收入是120多两,“家政”赤字这一年就达到330多两白银。
  曾国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家政”赤字,是因为小京官没有养廉银,也没有下属孝敬。不过,曾国藩虽穷却也有其度日妙招,一靠来京做官前在湖南主要富商“打秋风”得来的1500多两白银的资助,二靠地方官来京办事时馈赠的冰敬、别敬(夏天送的叫冰敬,冬天送的叫炭敬,分别时送的叫别敬)虽说每笔不多,但曾国藩道光二十一年共收12笔,计有97两白银。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三,就只有靠借贷了。
  道光二十一年年底曾国藩借了50两白银才过了年,道光二十二年年底借债总数高达400两了。当然,当时北京的这些商人也喜欢借钱给京官,一则京官的信誉比较高,一旦外放做地方官有钱了,还钱是比较痛快的。二则这也好比购买了一种“期权”,也图日后有个好的回报。所以,小京官哭穷,多半是哭给朝廷和有实权的京官看的,没有几个通过正途(进士、举人)出身的京官主动辞职回家种田的。
  曾国藩后来坐到了两江总督这样的高位,还克己奉公,内方外圆,实属官场另类。而绝大多数的地方官却是能捞则捞,能贪则贪,恨不得千百倍地找补回来。所以依我看,高薪未必能够养廉,但薪俸过低,使官员靠合法的收入过不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恐怕也很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