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长沙人的过河往事

王娜张浩 潇湘晨报 08-23 

  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南印记

  那些年长沙人的过河往事

  居民回忆,以前每周回家只能坐轮渡,现在去河西玩走桥梁隧道都行

那些年长沙人的过河往事_湖南名人网

  1972年10月1日,长沙橘子洲大桥建成通车,这也是湘江长沙段首座大桥。图为当时的航拍照片。图/唐大柏

那些年长沙人的过河往事_湖南名人网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客运码头,不远处就是橘子洲大桥。资料图片

  一桥飞架,两岸通达。对于每一位生活在长沙的居民来说,“河东”“河西”是日常生活里绕不开的词。

  上周,服役多年的橘子洲大桥全封闭提质改造施工,长沙“三桥两隧”实行单双号限行四天,一度成为市民最关注的话题。昨日,橘子洲大桥恢复通行。焕然一新的桥面让行驶变得更为快捷。

  四十多年前,橘子洲大桥通车,告别了长沙人过河依靠轮渡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长沙进入多桥多隧时代,过河交通的日益便捷,正是四十年发展的见证。

  今年71岁的长沙市民伍中青家住开福区渔业路,他和妻子一直在河东工作和生活,但经常去河西游玩或探望亲朋。在老两口的记忆中,过河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意味着穿越橘子洲大桥。

  近些年来,随着猴子石、三汊矶等大桥以及营盘路、南湖路过江隧道的相继通车,过河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但他们对橘子洲大桥的记忆和感情,依然很难被取代。这不仅是因为橘子洲大桥存在年代最久,更与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关。因为他们的爱情,正是从这座大桥上开始的。

  轮渡时代 五一路西到溁湾镇,船票8分钱

  伍中青和妻子遇见之前,从河东去河西,没那么方便。1972年橘子洲大桥(原称湘江大桥、湘江一桥)通车前,人们往来河东河西,必须去渡口坐船。上世纪50年代长沙市轮渡公司开通的大西门(今橘子洲大桥东)至溁湾镇轮渡,到了上世纪70年代依然是人们过河的主要方式。

  当时的伍中青和家人一起住在开福区湘雅路北的风华巷。伍中青的母亲在河西的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医务科工作。由于轮渡并不算特别方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母亲一般是每周六回河东,周一早上再过河去单位。每次周一,他母亲凌晨5点就起床,稍收拾一下,就坐车到五一路西头的轮渡坐船。伍中青记得,他5岁时的一个周日,下着大雨,他母亲担心第二天一早还会下雨,便决定提前过河。怕儿子纠缠,她偷偷走了。伍中青知道母亲走后,冒着雨边哭边追,一直追到河边也没追着。

  伍中青记得,他第一次被母亲和哥哥带着坐轮渡去河西是在冬天,那天很冷,江面上北风簌簌地吹,轮渡码头架到趸船的便桥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有个人在便桥上不小心滑倒,掉进了江里。工作人员赶紧把落水者打捞了上来。过了老半天,那个人才哆哆嗦嗦地喊了声冷。

  伍中青印象中,当年从主城区往来河西之间的人,多半是有亲友在岳麓山下的几所大学或银盆岭附近的裕湘纱厂、长沙造船厂以及溁湾镇的长沙酒厂工作。另外就是去溁湾镇搭客车去望城、宁乡以及更西边的县市的旅客。伍中青记得,当年坐船去橘子洲,买的是白色船票,4分钱,如果是去河西溁湾镇,则买红色船票,8分钱。

  大桥时代 走橘子洲大桥回家,遇见未来妻子

  人过河可以搭船,汽车过河该怎么办?伍中青说,橘子洲大桥建成前,除了搭人的轮渡外,还有专门过货车和长途客车的汽车轮渡。汽车轮渡在搭人过河的轮渡的北边,靠近中山路的西头。汽车轮渡用的是大的渡船,一般是早上九点开,下午五点停开,半小时一趟,船上可载十余辆汽车。

  橘子洲大桥的通车,让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1年,橘子洲大桥开工建设,第二年建成。当年橘子洲大桥设计组组长唐永兴曾对媒体回忆,湘江大桥工程部设计组人数最多时达到100多人,有很多是自愿参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上千市民自发前来帮忙挑土运石子。

  伍中青1973年回到长沙读大学时,橘子洲大桥已经通车。他在河西的湖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湖南师范大学)读书,像母亲当年一样,每个周六下午回家,周日晚上或周一早上赶到学校,只不过他通过湘江的方式不再是轮渡。虽然当时从家里到学校有公交车可以坐,但他大多数时候喜欢走路往返。每次走路经过橘子洲大桥,他都会遇见不同的人。有时是形形色色的摊贩,有时是匆匆忙忙的旅人,有一次他还遇见了护桥的军人。

  1974年秋,升入大二的伍中青有一次回家经过橘子洲大桥时,发现走在他前面的姑娘好像有点眼熟,似乎在学校食堂见过,便走过去和她搭讪,问她是不是师范学院的。对方回答说是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当时,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和化学系的学生在同一食堂就餐。

  伍中青回忆,当时他没多说什么,确认对方是校友后,就没再说话了。被搭讪的那个姑娘第二天回到学校,和宿舍室友提起在桥上被搭讪的经历,室友批评她:“你竟然敢和陌生人说话?”

  毕业数年后,各自单身的他们在他人的介绍下成了一对。两人一见面就觉得眼熟,一问,果然是当年在大桥上搭讪的那个人,觉得有缘的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恋爱结婚了。

  多桥多隧时代 开车过河,根据路况决定走哪座桥

  因为家住河东,伍中青和妻子教书的学校也在河东,所以在很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偶尔带孩子去岳麓山爬山,两口子很少过河。

  或许因为大多数市民的过河需求也不多,所以,橘子洲大桥1972年建成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长沙才有建设银盆岭大桥(建成时称湘江二桥)的需要。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个体工商户雨后春笋般出现,河东尤其是下河街、西长街、太平街等沿河街巷成了很多小商品的集散地,汇聚了很多长沙本地或来自周边地区的个体工商户。

  1980年代,长沙河西工厂和学校、酒店以及医院和居民小区也逐渐增多,其中1982年始建的望月湖小区曾是长沙四个大型小区(另外三个是红旗区、国庆新村、朝阳新村)之一,对过河交通的要求与日俱增,橘子洲大桥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随后,银盆岭、猴子石、三汊矶等大桥陆续通车……

  伍中青的生活再次和河西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是在他2007年退休之后。小他20多岁的瑜伽老师住在河西湖南财经学院附近。2014年长沙地铁2号线通车运营前,伍中青一般是坐公交车经橘子洲大桥去瑜伽学校。地铁2号线开通后,他基本都是搭地铁去瑜伽学校,“过河很快”。有时瑜伽老师还会开车接老两口去她位于雷锋大道的家里,开车时,他们会根据即时的路况,决定走福元路大桥或三汊矶大桥甚至营盘路隧道过河。这对于以前的伍中青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讲述

  2006年起告别“一桥”“二桥”称呼

  “桥型刚劲挺拔,宽透高平,涉险横江,巍然耸立。开放之日,举市欢腾,车任风驰,人争珍赏。交通之功能告全,景观之效果益显,毋怪人之津津乐道也。”1991年1月,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潘基礩先生在《长沙湘江二桥记》中如是写到。

  1987年10月开工、1991年1月建成通车的长沙湘江二桥(今银盆岭大桥)是迄今为止所有跨湘江桥梁中唯一有“记”的,写桥记的潘基礩先生,还在1951年主持修建了五一路西的长沙轮渡。因为工作调整原因,他错过了1971年橘子洲大桥的建设。

  1973年,潘基礩先生重新回到长沙城建局工作,1985年,时任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他受长沙市委委托做桥型考察。接到该任务后,潘基礩先生带着几位桥梁工程师首先去广州考察了九江斜拉桥。当时该桥已运行两年,一切正常,在考察了另外几座在建的斜拉桥后,潘基礩写出考察报告,湘江二桥桥型选择就此敲定。

  1987年,湘江二桥动工前,今橘子洲大桥的名字是湘江大桥,1987年之后,改为湘江一桥。2006年1月,湘江一桥改名为橘子洲大桥,湘江二桥改名为银盆岭大桥,湘江三桥更名为猴子石大桥。此后,长沙湘江段别的桥,都以桥所在区域原有的某个地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