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文化文脉——教育家梁焕奎先生其人其事

刘建平 华声在线 06-01 

湘大文化文脉——教育家梁焕奎先生其人其事_湖南名人网

  在湘潭大学这片土地上,还保存了不少文化遗存,周边的风物保存犹多,延续着深厚的历史文脉。

  梁焕奎其人其事在湘潭大学四教学区,2014年3月6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梁焕奎夫妇墓及梁母墓为第一批湘潭市文物保护单位。很多师生都不知主人的情况,有的以为是一座公主的墓庐,经过调查,我们终于找到主人的后人,他们对我们悉心保护先辈的墓庐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曾十余次专程寻访这座隐蔽在茂林修竹中的文物,并曾到湘潭古城探寻梁焕奎先生的旧居,探究它背后的故事。

  写近代湖南教育史不能不提到梁焕奎。梁焕奎清同治七年(1868)生于湘潭,字璧垣,又作辟垣、辟园,号青郊居士,是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清光绪十三年(1887)19岁补弟子员,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25岁时于湖南乡试中举。1895年被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为长沙矿务局文案(秘书),旋升提调(秘书长),负责全省矿冶开发事宜。1899年,接办益阳板溪锑矿,成立久通公司。1901年委为留日本学生监督。1903年初,率杨昌济、陈天华、刘揆一、石陶君、朱德裳、梁焕均、梁焕廷、廖楚珩、仇亮、肖仲沂、曾凤冈、吴友松、舒子彝、廖笏堂等东渡日本留学。以求“惟将一掬池边水,尽洗中原满目瘢”。同年,应试经济特科,列二等,命为江苏知县,往南京候补,任为金陵火药局提调。1903年,任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校长),即今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前身,梁焕奎首创矿科和道科。1904年,他与友人创办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1906年,解决益阳板溪锑矿纯度问题。1908年,任华昌公司董事长。1918年,破产,后长期寓居上海。1931年,在庐山病逝,享年62岁,与夫人曾广勖合葬今于湘潭大学北姜畲镇塔岭乡古新村黄陂冲麒麟山。著名书法家杨钧①题名“青郊居士夫妻埋骨地”。徐桢立题《梁君辟园墓志铭》。梁焕奎先生作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前身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即校长),开创了湖南大学教育的先声,其长眠在湘潭大学附近,其母又长眠在湘潭大学的土地上,这个人文故事应记上一笔。

  梁焕奎与杨昌济的友谊梁焕奎与杨昌济友善。杨昌济,字华生,亦名怀中,1871年生于长沙,是著名教育家,也是毛泽东的老师及岳父。

  杨昌济1890年考取秀才,后弃科举。梁焕奎比杨昌济大三岁。1903年,梁焕奎率杨昌济、陈天华等35名湖湘学子东渡日本留学,杨昌济当时32岁,为当时年龄最大者。梁焕奎四弟梁焕均,五弟梁焕廷也随同前往。梁焕奎颇有感慨,作了《癸卯东游放歌》一诗。

  梁焕奎对杨昌济为人十分欣赏,在升任湖南矿务局提调一职,回国前将五弟梁焕廷委托给杨昌济代为管教,与杨昌济在上野公园饯别,并作诗《题癸卯上野公园饯别图》:“不忍池边树,婆娑上野青,酒樽犹昨日,旧梦落孤亭。栏槛通幽翠,衣衫照窈冥,夙心与今古,莫忘眼清醒。胜游良不易,高会况仙都,感与来时切,情宁别后殊。盏寒牛湩白,花散马蹄孤,志事飘零甚,闲俦过一呼。”杨昌济则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后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杨昌济的《达化斋日记》发表在《游学译编》。去年,我曾在日本访学交流期间,留意他们的足迹。我的住地距上野公园不远,有一条地铁通过那里,我用半日时间去踏访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站在街头,四处瞭望:但见樱花飘落、绿树掩映、灯光闪烁,只能从想象中追忆先辈们的故事。

  1906年梁焕奎因眼疾赴日本东京求医,再次与杨昌济相会,颇多交流。回国前梁焕奎与杨昌济话别,写下了《留别东京诸君》。诗中有言“四载浪游三去国,一身残病暂还家。葡萄忆远频沽酒,芍药伤离又著花”,令人感慨万千。

  1909年,杨昌济到英国留学,癸卯同舟东渡的朋友为杨昌济饯行,梁焕奎虽未参加,但也作诗“忆昔泛沧海,春流一碧铺,开航争晓色,骋步向高衢”致意。杨昌济在英国期间,他们互通信息。1913年杨昌济回国,梁焕奎退出政界,创办华昌炼矿公司。

  1914年,梁焕奎母亲刘韵簧仙逝,10月20日杨昌济在他的《达化斋日记》中盛赞梁母。梁母注重平实,自己受不得的总不教他人受,凡事做不到的就不要说。教育小孩不要说谎,于幼儿主奖励,不主束缚,于稍长者主感化,不主督责,为其论教之法。《达化斋日记》表达了杨昌济对梁母的关心,也说出了对她的教育方法的赞同。

  1918—1919年,梁焕奎避兵祸到北京,住在缨子胡同梁漱溟家。杨昌济后为北京大学教授,住在鼓楼豆腐池胡同。他们两人曾多次互访。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寄居在杨昌济家,来客人开门的常常是毛泽东。后来梁漱溟在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时,还提到这段久远的往事。我也曾到这里寻访,也曾在电视里看过反映当时的历史镜头。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在北京德国医院病逝,梁焕奎、梁焕彝兄弟与蔡元培、杨度、毛泽东等社会贤达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启事,发动社会集资,帮助其遗属。可见梁焕奎与杨昌济的深厚友谊,也是一段人文佳话。电视剧《湘江北去》曾演绎这段历史,令人为之动容。

  梁母刘韵簧事迹梁焕奎母亲刘韵簧,于道光二十七年己酉八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湘潭,是永顺县学训导刘华锳次女,生有五子二女,儿子有梁焕奎(字辟园)、梁焕章(字端甫)、梁焕彝(字鼎甫)、梁焕均(字和甫)、梁焕廷(字硕甫)。

  梁母孝敬长辈、勤俭持家,注重子女教育,知医术,好善施,常送人葵扇、草帽。1908年农历八月,刘母六十大寿,众人齐聚长沙青郊别墅。当时园中橘树,五橘并蒂。梁焕奎作有《五橘并蒂歌》。王闿运②、曾广钧③题诗纪念。

  1914年刘韵簧病逝,享年66岁。葬于湘潭二都四甲大叶塘辰山戌向(今湘潭大学四教学区内)。墓碑刻有民国三年夏正甲寅岁孟冬月,清封一品太夫人显妣梁母刘太夫人墓。有石香炉、拜台、石镇兽、华表各一对。墓庐隐藏在深深的幽林中,周边长满了翠绿的竹子。

  著名书法家杨钧写有:“青松夜月留慈荫,丹橘秋霜展孝思。”墓碑由王闿运题写。王闿运撰书并书《清封一品太夫人梁荣禄妻刘氏墓志铭并序》,也写有《五橘堂记》。

  后王闿运又写有《为辟园兄弟题五橘并蒂图》:“嘉树从来有颂词,楚风遥补白华诗。同心好咏兰双蒂,共气还如桂五枝。沈约吟成留翠叶,陆郎归后捧金卮。若能相伴园中隐,应胜商山四皓芝。”

  曾国藩孙子曾广钧写有《梁辟园兄弟五橘并蒂图》:“筑屋本因交让树,读骚能颂伯夷心。仙源集庆吞朱果,臣里瑶光散绿荫。坐隐肯输龙缟韈,鸣珂应妬鹤头簪。汉年西狭图连里,未抵东垣聚五壬。”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湘大校友湖南省图书馆副馆长雷树德先生专门派刘雪平女士为我寻找到的,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续写这段人文故事,是想说明湘潭大学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脉,是湖南教育史话应该传承的。

  (刘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副校长)

  ①杨钧(1881—1940)字重子,号白心,晚号怕翁,杨度的弟弟,他与杨度同时受业于王闿运,1903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回国,先后在长沙、湘潭讲学数年。他淡泊悠闲,物我两忘,民国初年,筑室于长沙东门外五里牌,题室曰白心草堂,自称五里先生,以读书、书画、金石、治艺、鉴藏、著述为乐事,著有笔记《草堂之灵》《白心草堂诗稿》《白心草堂金石书画》等书。他的书法精美,长于魏碑隶书,为梁焕奎母亲华表题有“青松夜月留慈荫,丹橘秋霜展孝思”,为梁焕奎与曾广勖合葬墓写有“青郊居士夫妻埋骨地”墓碑。

  ②王闿运(1832—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清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今四川大学前身)。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今长沙船山学社旧址)、衡州船山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曾任国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绮楼日记》等。与梁焕奎友善。

  ③曾广钧(1866—1929)字重伯,号觙庵,又号级安,别署中国之旧民。祖籍湖南衡阳,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长子,曾国藩长孙。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有诗才,王闿运称其为圣童,著有《环天室诗集》,精于书法。与梁焕奎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