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上古村走出的院士——记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

谭孝红 郴州政协 09-25 

坳上古村走出的院士——记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_湖南名人网

  李星学 湖南郴县人,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中科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坳上古村,在郴州城区以南不到2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与夏蓉高速十字交叉于此。古村建于清代,五十余栋房屋依山顺势,巷道曲折回环,马头墙展翼飞翘,随处可见灵动与气势——这是郴州迄今保存完美的古建筑群之一,2011年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村庭院深深,门楣显赫,上书勉励或光耀之词,如至今仍清晰可见的“文忠世第”、“名齐三俊”、“瑞气凌云”、“业绍平泉”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诗书礼仪——其中“文忠世第”小院里诞生了第一位郴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

  这位科学家享有国际盛誉。1991年,加拿大学者佐鲁夫博士将新发现的植物化石新属新种——楔叶类植物化石,以李星学姓氏命名为“李氏楔叶穗”,这在中外植物学研究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内业界,以他的姓氏或名字来命名古植物属种有“李氏蕨”、“星学花序”、“李氏木”、“李氏苏铁”……90年代李星学被美国植物学会授予通讯会员荣誉称号,这是美国植物学界专门为全世界杰出植物学家设立的终身荣誉称号(限额50名,遴选程序非常严格),他是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中国人。

  1996年7月,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李又荣获“沙尼国际古植物学协会”奖章,这是中国古植物学首次在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获此殊荣。1980年,李星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先后在国内外编写140多篇论著,11部专著,其中10多项曾获国家、院、部、省、市级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成为国际著名的古植物学家、地质学家。

  院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硕果累累总是与辛勤浇灌分不开。

坳上古村走出的院士——记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_湖南名人网

1953年4月,李星学(右三)时任内蒙古大青山石拐子煤田勘探队队长,率队员在贺家廊洞附近采集化石        

  1917年4月,李星学在“文忠世第”的小院里哇哇坠地,幼时的他,常在村后的松树林里玩游戏或拾蘑菇,留下了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五六岁时,他在坳上“国民小学”入学,可是正值“土地革命”,战乱频繁,没能好好地接受正规初级小学教育;直到十岁,才在湖北汉口扶轮小学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而后,在武昌博文中学读初中,同班中,他大其他同学两三岁,可学习成绩却差人一截,特别是语文不如人;高中转学到长沙雅礼中学,为了把语文成绩追上去,他阅读了大量中外小说和古文并坚持写日记,文字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全班中上水平。1937年冬,李星学高中毕业,由于当时大学冬季不招生,赋闲半年。

  1938春,他响应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将军的号召,参加了以保乡卫国为主旨的湖南省民众训练队,简称“民训”。经短期培训后,分配于郴县栖凤渡区工作,组织农民进行军事训练,同时在乡办国民小学兼教体育和音乐,还办了两所成人识字夜校,为抗战救国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以至于六十多年后,当有记者问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时,他没说学问上的成绩,而是首先提到这五个月的民训、夜校生活。

  21岁这年夏天,他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结果名落孙山,一气之下想去投靠军校,但受一位老师开导之后,决定在长沙继续高考。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即“三抓”和“三不”。“三抓”是: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多练;其他抓要点。“三不”是: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星学参加金陵大学物理系、同济大学医学系等多所大学招考都一试即中。但最后因其亲舅朱森(著名地质学家)时任重庆大学地质学教授,而选择了到重庆大学地质系借读,从此,他与地质古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坳上古村走出的院士——记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_湖南名人网

李星学及夫人刘艺珍(左二)与其学生合影       

  李星学1942年毕业,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到1949年。1950-1951年间,他在李四光领导下的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工作,任工程师。1951年,被调至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1959-1984年任古植物研究室主任,1988年起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还曾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科学系兼职教授。李星学从事地质古生物学研究长达60余年,吃苦耐劳,为考查地质寻访古植物,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辛勤耕耘了一辈子,至2010年10月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许多人都认为中科院院士李星学有超人的智力和天赋,然而他总是那句话:“我这个人其实并不聪明,学识也不在别人之上,之所以大半生还能做些工作,多少是由于始终铭记着前辈教诲的一句话:勤奋的人虽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勤奋的。我深深感到:勤奋是做学问和立身之本。”也多次强调“我这个人天资平平”、“我认为,智力的高与低,机遇的好与次,并不是人生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关键是看他是不是勤奋、有恒心、努力向上和勇于探索”。他谦虚地将自己多年来的治学经验归结为“以勤补拙,努力耕耘,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其实,李星学院士于“三三斋”苦读数月才考上大学的亲身经历也启发我们,成功取决于勤奋,而非天赋。除此,我们看一看坳上古村的文化底蕴,还可以从他的成长环境找到答案:

  坳上古村“文忠世第”是个知识分子世家。远的不说,李星学院士的父亲李世銮(又名李飏廷)天津海洋医学院毕业生,曾任民国时期粤汉铁路和平汉铁路医院的院长。医生父亲对工作极为严格认真,对李星学刻苦勤奋、严谨治学的作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星学的祖父李启尧是晚清秀才,也是家乡颇有名气的小儿麻疹科中医,他曾任学官、省中医协会会员,多次赴京参加中医研究会,有多部专著现存于北京中医研究所,如《麻科活人》、《论伤寒症》等,其《麻科秘史》在郴州地方志上也有记载。李氏家谱记载,这一家族数代为医,这对李星学有潜移黙化的影响,以至于他当初也想过学医。

坳上古村走出的院士——记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_湖南名人网

  李星学为何放弃学医与一个重要亲人分不开,那就是他的二舅——著名地质学家朱森(1902——1942)。朱森,郴县大奎上人(现苏仙区五盖山镇),北大地质系毕业生,曾是李四光的学生、同事,与李四光联名发表过多篇文章。就是这位科学家,在李星学同时考上金陵大学物理系、同济大学医学院时,仍极力劝他到自己任教的重庆大学改学地质。从此,李星学与地质古生物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李星学在家乡没有接受正规教育,十岁才在湖北汉口接受正规小学教育,接着先后转读于武昌博文中学、长沙雅礼中学,是谁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呢?是他的亲叔父——李世仰(1905——1940)。李世仰,这位毕业于北平铁路管理学院的高材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1927年出任平汉、粤汉铁路局长。他出任局长后率全家迁徙至汉口,在李星学学费捉襟见肘时施予援手,使之得以在十岁那年避开了家乡战乱接受正规教育。这位英年早逝的局长留下了《五年后之湘鄂铁路》(1930年出版)、《日本对东北铁路之侵略》、《整顿湘粤铁路计划书》(浙江大学图书馆珍藏)等著作,其遗作、相片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坳上古村李氏家族人才辈出,据家谱记载,李氏族人从政行医闻名者甚众,近代有创办郴县中学的李启礼,现代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党代表李兴汉(李星学弟)等等。可见,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坳上古村,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