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湖南常德人

www.ahnmrw.com 湖南名人网 09-29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湖南常德人_湖南名人网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湖南常德临澧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199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提出并构建了我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站系统、清洁交通等系统技术体系,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

  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84年获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赴德国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89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室室副主任、主任,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全球汽车精英组织成员。

  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全国“跨世纪人才计划”,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1998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在其带领之下,北京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发团队设计了我国第一辆电动大型豪华客车,第一辆电动公交客车,第一辆低地板电动客车,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轿车,第一辆电传动军用车辆,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明奖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电动汽车专业化产业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电动公交客车在北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示范运行车队,在2004年国家电动车大赛上一举夺得三座冠军奖杯和18个单项奖牌,名列国内外参赛单位榜首,奠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电动汽车研究开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国际先进地位。

  参选院士

  孙逢春教授是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并于6月2日顺利进入第二轮评选

  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电动车辆整车结构、系统集成与动力系统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2]  。

  社会兼职

  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开发、产业化及示范运行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北京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兵工学报》常务编委,《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编委,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所获奖励

  “车辆电传动系统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电动大客车”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动汽车技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GM “中国汽车成就奖”二等奖;“声强测试分析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20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论文专利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