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理论园地 > 曾国藩研究 > 正文

论曾国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3)

发布时间:2015-08-25来源:湖南名人网作者:湘潭大学哲学系教点击量:【打印此文】
  曾国藩晚年与三大外事问题的处理有关。此三大外事是:“借夷兵助剿”、阿思本舰队事件、天津教案。曾国藩在这些外事的处理上,是功是过,是卖国还是爱国,学者们亦争论甚大。 

  关于借夷兵助剿问题,最先是因宁绍道台张景渠勾结英法侵略军攻打太平军而提出,始作俑者并非曾国藩,而当借夷兵助剿问题提出以后,曾国藩向清廷反复上奏表示反对,他认为:“借助外国,自古为患”,“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而且他在书札中还表示更忧虑“一二不逞之徒,自申其媚夷之术,必欲煽动西国大队东来”。这里可看出他对“媚夷”者痛恨之情。所以,他认为:借洋兵以助上海,共保华洋之人财则可;借洋兵助剿苏州,代复中国疆土则不可。”由于曾国藩等人坚决反对借夷兵助剿,清廷最后只得作罢说:“借兵助剿之议,迭经曾国藩等先后复奏,佥称有害无利。”终咸丰朝,未能实行,史实明摆着,在借夷兵助剿问题上,不能归咎于曾国藩。 

  关于阿思本舰队事件。1861年,曾国藩确曾向朝廷上奏购置外国船炮,目的是要建设中国近代海军。清延委托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代办7艘兵船。而英国侵略者借机成立一个什么“中英舰队”,用600名英国官兵水手,任命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而且规定:阿思本对舰队有完全指挥权,其目的如英国学者季南指出的,“对英国来说,极重要的事情在于支配中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支配她的舰队。”所以,这一恶毒计划自然遭到曾国藩的激烈反对,他写信给总理衙门,强硬地说,如果阿思本“意气凌厉,视轮船为奇货可居,视汉总统如堂下之厮役,倚门之*客”,“则水陆将士皆将引为大耻”。他又强调说:“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授之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又逼处可怯之地”①,其祸患无穷。他主张“赶紧拨给薪工经费,责成阿思本,迅速押带回国,并将狡狯异常之李泰国趁势革职,不准再干预中国事务”。在曾国藩等人的强烈反对下,清政府只好将舰队遣散掉,“李泰国先生失掉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之肥缺,奥斯本舰长没有当成一名满清水师提督”②。英国企图控制中国军事的阴谋被彻底粉碎,这无疑是曾国藩的干预之功。 

  那末,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曾国藩的功过又如何呢?我认为要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本身和有关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大家都承认,天津教案的处理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屈辱的外交。大家也承认这是由于中国的当局都抱定“力保和局”宗旨的结果。那末,根据当时中国国情这个“力保和局”的宗旨对不对?当时,客观上讲,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军捻军起义之后,不仅封建制度、封建统治全面衰败,而且人民穷困,国力贫弱,刚开始的洋务运动还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力量来对付一次新的战争。曾国藩对此看得很清楚,他在复宝鋆的信中说:“目下中国海上船炮全无预备,陆兵则绿营固不足恃,勇丁亦鲜劲旅,若激动众怒,使彼协以谋,我处处宜防,年年议战,实屑毫无把握。此等情势,弟筹之至熟,故奏牍信函,屡持此论”,主张力保和局。曾国藩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如果象李如松等顽固派那样,要“乘此机会,尽毁在京夷馆,尽戮在京夷酋”①,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在一时之内可能毁得痛快,戮得痛快。但天津教案的局面,尚不好收拾,那因新的毁戮造成的战争局面又如何收拾呢?当权者不能不考虑“西林教案”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线的教训。中国有句俗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学者们发议论容易,因为他可不受实际利害关系的约束,每走一步都要看实际能否走得通,利弊如何?当天津教案发生后,英法美等7国联衔向清政府抗议,并集结军舰于天津、烟台一带示威,法国海军司令扬言要将天津化为焦土。当然,不能排斥此中多威胁的成分,但英法侵略者是做得出来的,已有历史教训在前。此时中国并无阻扼英法侵略者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实力。江苏巡抚丁日昌就此说:“现在沿江沿海所设防兵,如长江外海,水师船只不过舢板广艇之类。若在江海陡遇风涛,兵勇即颠簸不能站立,何况于战?其制造局新造轮船,合江、闽二省不过四、五号,身小力薄;以捕海盗则有余,以御外海则不足。”当时,曾国藩处两难境地,“反复筹思,殊无良策”,“深惧措置乖方,失机偾事”。要打,必然失败,失败后损失更惨;要保和局,必须向侵略者妥协,作些让步,这要遭到顽固派的攻击,也不能泄天津人民的义愤,而且对于一个坚决反对借洋兵助剿、主张遣散阿思本舰队的、痛恨“媚夷”的、要夺英法之所恃的曾国藩来说,也是不甘心的。但是,形势决定曾国藩只能在“衅不自我开”,保持和局的前提下,尽力做到少损失,少屈辱。对此,我们不能苟求于曾国藩。在强敌压境,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和牺牲,暂时向敌人作出让步,甚至接受屈辱性的城下之盟,以图将来的复兴与雪耻,在古今中外都不乏这样的历史事例。例如,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在德帝国主义的强大进攻面前,“为了使疲惫不堪的、疮痍满目的国家免除新的战祸,……作了莫大的牺牲”①,不惜接受割地赔款的屈辱性的布列斯特和约,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例。作为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与长期国内战争破坏的中国,当时“力保和局”无疑是较为明智的抉择。所以说,对曾国藩,史学家应充分分析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起因和性质的认识,是能站在民族正义立场的。他在对天津教案处理总结的奏折中说:“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曲,教民恒胜。教民势娟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思一逞。以臣所闻,酉阳、贵州教案,皆百姓积不能平所至。”②他肯定了教案“曲在洋人”,肯定天津人民“义愤所激”的正义性。天津教案发生后,曾国藩也有能力正确地分析形势,权衡力量,不为流俗影响,采取正确的方针,使国家免受新的战祸,这一点,他也做到了。他在给彭玉麟的一封信中说得很实际:“中国兵疲将寡,沿江沿海毫无预备,而诸国穷年累世但讲战事,其合从之势,狼狈之情,则牢不可破。我能防御一口,未必能遍防各口;能幸胜一时,未必能力多年;能敌一国,未必能应付各国;在今日构衅泄愤,固亦难,然稍一蹉跌,后患有不堪设想者”。所以他坚持力保和局。但在如何力保和局上,他与崇厚有所不同。在办案之初,他颇受崇厚影响,退让太多。在办案过程中,曾国藩逐渐认识到:“以前为崇公所误,失之太柔,以后当自主也。”因而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他在家书中说:法人“如再要挟不已,余惟守死持之,断不再软一步”①。可见,他对洋人的让步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同时,他也作好了万一和谈破裂就决心一战的充分准备。他在上奏朝廷作好开战部署的同时,并函请李鸿章“万一事急……统率所部由秦入燕”,令湘军九千余人赴沧州“略资防御”,建议清廷实力防守各重要海口,以配合他的谈判。他向清廷表示:“今兹事虽急,病虽深,而此志坚实,毫无顾畏。乎日颇知持正理而畏清议,亦不肯因外国要挟,尽变常态”。很明显,曾国藩的力保和局与清廷的力保和局是不可同等看待的。由于这种区别,曾国藩棘手难办。所以,天津教案并未在他手中了结。但也不应讳言曾国藩在处理此案中的过失。据有的同志说,其主要过错有二:一是“办理过柔”,曾氏屈从法国人的压力与朝廷旨意,将天津府县地方官交刑部革职治罪,并将无辜义民20人处死抵命。连他自己也痛心地说:“吾此举内疚于神明,外得罪于清议,远近皆将唾骂”②。可见他颇有自知之明。二是未利用教案发生一个月后爆发的普法战争的有利形势,以减少中国的损失。这与他“平日于夷情又少讲求”,以及当时信息传递不快有关。我认为,这两条过错是成立的。 

  权衡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处理上的功过,实事求是地说,应该是功大于过。我们评价曾国藩历史功过的同时,不妨多正视一下近代中国战祸的结局。落后就挨打,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中国不改变落后状态,就要挨打,打则失败,早巳被历史所证明。 

  曾国藩在文学、理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在清代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治学、治家方面都有可垂范后世的贡献;在治军方面也取得了影响后人数代的成就。连毛泽东也说:“独服曾文正”。这些都为人所共知,不必多说。 

  总之,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新的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曾国藩创导近代化,推动历史发展,是他的进步方面。曾国藩不主张借洋人助剿,力主遣散阿思本舰队,在处理天津教案期间,既主张力保和局,避免新的战祸,又能站在民族正义立场,是他的爱国方面。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和爱国人物之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六十年里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 

  (本文作者;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申明 | 广告刊登 | 收录标准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2008-2025 ahnm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5415号

网络实名:湖南名人网 永久域名:www.ahnmrw.com 广告联系QQ:2967694059

湖南名人网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展现湖南名人风采,揭示名人成长规律,激励世人奋斗成才”为宗旨。

湖南名人网对名人进行造势与宣传,扩大湖南名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