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湖南名人 > 社科界名人 > 正文

杨弘远,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长沙人

发布时间:2018-09-28来源:湖南名人网作者:湖湘君点击量:【打印此文】

杨弘远,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长沙人_湖南名人网

  杨弘远,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湖南长沙,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武汉大学教授。杨弘远院士1982年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84年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物生平

  杨弘远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全家曾随国立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1946年迁回武汉后,杨弘远才开始接受正规学校教育。

  杨弘远从小就对动物有兴趣。上初中时,杨弘远由于对功课不太用心,但沉迷于生物,尤其喜欢猿猴。他从大量课外书籍中搜索到有关猿猴的描述,将其中关于各种猿猴的文字与插图摘抄下来,然后综合整理,编成《猿猴辞典》。

  1950年,杨弘远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杨弘远将第一志愿瞄准了武汉大学的生物专业,并被顺利录取。由于不喜欢解剖台上解剖动物时的场面,杨弘远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植物学上。

  大学4年,为了致力于植物探究,杨弘远“斗胆”违背一年级学生都要下乡去参加土改的规定,向学校提出和二年级学生一起到宜昌去做高山实习。

  1954年大学毕业前夕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填写:第一志愿“高山勘察队”、第二志愿“科 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第三志 愿“综合大学生物系”。结果被分配到本校本系担任助教工作,于是便走上教学岗位。每周4次实验课,他还抽空自己做实验,阅读俄文版植物解剖学教材,看到新奇的内容,就摘译下来。

  1955年夏,杨弘远被调到达尔文主义教研室(后更名为达尔文主义与遗传学教研室)协助来校讲学的苏联专家工作。尽管当时杨弘远只能帮助收集翻译专业资料、旁听专家讲课和与研究生的谈话而与当研究生无缘,但他用心观摩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他从苏联专家带来的大量俄文书籍中,意外看到一本《被子植物胚胎学》,从而引发了对探索植物有性生殖的兴趣。

  同期,杨弘远还与刚从苏联列宁格 勒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周嫦共事,最终结为终生伴侣。

  在反“右派”斗争中,杨弘远的母亲袁昌英被划为“极右分子” “历史反革命分子”,被开除公职,监督劳动改造。杨弘远的父亲杨端六也因自身历史问题和老伴的处境而备受打击。随后的两年间, 杨弘远先后两次下乡,直到1962年才回校稳定开设植物胚胎学课程。

  回校开课后,杨弘远给学生授课,每讲一遍就修改充实次讲义与实验指导,力求在讲透基本内容外多向学生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在最后一次编印的教材中,杨弘远参考了167篇论文与专著,且大多是俄文与英文文献。

  教学之余,杨弘远每年春夏进行田间检验,秋冬转入室内工作,先后在小麦、油菜、芝麻等作物上开展研究。 最后,他选定受精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薄弱的芝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取得了进展。

  随后,杨弘远将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科研成果予以整理,先后在《植物学报》《遗传学集刊》《湖北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然而,这样一种工作态度在当时的政治与学术环境反而被指责为“走白专道路” “开夫妻店”。最终,他选择了宁愿放弃“骨干教师”待遇也不舍弃学术追求。

  “文化大革命” 10年,杨弘远先是被迫停课,关闭实验室,写大字报,搞大批判,后又遭受清理阶段队伍,到外地“政治野营”,大办“工厂”,又两次被遣送到沙洋“走五七道路”和“办分校”,下放长达5年。

  1975年在沙洋办学时,杨弘远在一个尘封旧书废报的仓库中偶然发现了几十种国外期刊影印本。他挑选了30多种自己心仪的,回去便自学英语,埋头阅读,并逐期做摘录,卡片整整装了 6个盒子。

  告别了“文革”,杨弘远由沙洋回到母校,又重新开设“植物胚 胎学”课程。同期,他收集了各种红叶,做标本,测数据,自编了《红叶辞典》。

  在20世纪80年代初,杨弘远便萌发了让“植物体外受精”这样一个想法。于是,他与夫人周嫦带领一拨弟子们,执著探索植物的生命奥秘。最终,他的执著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不同性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在世界上较早建立有效分离方法;将分离出 来的性细胞进行体外融合,摸索出在 PEG(聚乙二醇)微滴中诱导单对原生质体技术,实现了精细胞与卵细胞的 “一对一”融合······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杨弘远先后主持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第一个发育生物学全国重点学科,在花粉原生质体、精细胞、卵细胞、合子等的分离、 培养、融合、转化及有关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 色、前沿性的成果。

  1980年,杨弘远和夫人周嫦联 向国际同行宣告:首次由水稻未受精子房中培养出单倍体植株,首次揭示了未传粉子房与胚珠培养诱导的水稻助细胞无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细 胞孤雌生殖现象;他主持的“水稻未传粉子房培养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胚囊酶法分离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杨弘远作为第一位被美国植物学会特邀的中国专家,在第41届生物科学年会上作专场报告;1991 年,杨弘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4年,杨弘远与人合作完成的《植物性细胞、 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荣膺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弘远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著有《植物有性生殖实验研究四十年》《水稻生殖生物学》《高等植物的离体单位体》《植物生殖的细胞生物学: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由未传粉子房与胚珠离体诱导单倍体植株》《高等植物实验生殖生物 学与生殖细胞工程:现在与未来》等 一系列引领学科的精深论著。他还与人合著了《赏花拾趣》。

  1994年12月,周嫦不幸突患脑血栓。自己也受痛风症折磨的杨弘远在完成自己艰巨的科研课题的同时,照料右体瘫痪的老伴。她写的《从容面对病残》《冬菊与宝石花——科学家讲故事》《龟兔赛跑三步曲》等先后出版。

  2010年,杨弘远被发现身患晚期食道癌。他乐观镇定, 早早地立下遗嘱:死后不在学校设灵堂,丧事从简,不愿意太多人来参加追悼会。

  2010年11月18日,杨弘远去世。

免责申明:湖南名人网所收录的名人资料、信息等来自于权威媒体发布、名人推荐或个人自荐的形式(符合要求才会收录),但湖南名人网不保证和担保其内容和服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不承担用户因该内容或服务受到的一切伤害或损害赔偿责任。湖南名人网网页内及其链接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湖南名人网赞成其观点或立场。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湖南名人网使用或通过湖南名人网链接的内容、服务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该及时向湖南名人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湖南名人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申明 | 广告刊登 | 收录标准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2008-2025 ahnm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15415号

网络实名:湖南名人网 永久域名:www.ahnmrw.com 广告联系QQ:2967694059

湖南名人网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展现湖南名人风采,揭示名人成长规律,激励世人奋斗成才”为宗旨。

湖南名人网对名人进行造势与宣传,扩大湖南名人影响力。